“互联网+”大赛现场路演时间只有短短五分钟,但这五分钟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所在。在短短五分钟时间哪些内容必须要说清楚的?又怎样抓住评委的眼球,获得青睐呢?今天的内容,帮你解惑~
结合项目产生的背景,痛点和痒点,再告诉投资人自己是如何解决的。
从目前大量的现场数据来看,但凡出色的现场路演,基本是从一个故事开始,然后介绍大背景下的行业痛点发现、痛点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在市场中独具的优势等等。
针对市场痛点和痒点提出自己的核心观点。
现场路演时间非常有限,要在评委和投资人面对大量项目筛选的情况下脱颖而出,我们除了要讲好项目计划书上的项目简介、产品服务、市场规模、核心竞争力、财务计划、团队介绍所有的内容之外,一定要有可以一句话描述清楚的核心观点给到评委。比如马云谈阿里巴巴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即项目怎么做的问题,项目过去的解决方案、现在的发展情况、未来公司愿景等等。
这中间就要把我们项目商业模式、运营数据、融资计划、团队介绍、风险对策等清晰明了的讲清楚。
技术模式是核心:
这里边商业运营模式和核心技术是核心,以后我们还会专门线上线下讨论。要注意在项目商业模式描述过程中,切忌不要单纯玩概念,概念要新,但是如果过于独特,其实会给市场投资运营增加极大风险。
财务数据是保证:
对于在早期网评形式阶段不是最重要的财务逻辑问题,在决赛路演阶段就变得尤为重要。投资人需要明确知道投给你的钱会花到哪里去。运营成本、收入增长、利润等财务细节阐述必须逻辑清晰、数据具体,来不得半点侥幸。
你能规避掉的风险越多,获得风险投资的机会也就越大。
团队建设是根本:
在做团队描述的时候,要清晰思路企业的成败在执行。从市场运营角度来说,团队比创意更重要,这个是共识。在创业路上,有优秀的团队,即使初始阶段的市场解决方案并不完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团队会创造出更加完美的结果。
创新创业计划需要事实数据支撑,不能单纯是一个漂亮的观点。
需要让我们的创业计划书和路演内容立体有型,让评委容易做出客观评估,这个需要用大量详实的市场经营数据说话。比如我们的技术的实际运用期间,产生了多少量化的产出。我们的项目通过哪些运营手段创造了规模化的市场,比照同类产品和服务,我们的具体数据是多少,都要有明确的数据支撑。
创业维艰,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创业路上遭遇的挫折,掉过的坑,是未来成功的必经之路,也是创业者成长成熟的必要保障。关于创业中的挫折故事,和对未来可能遭遇的风险的控制方案要明确讲出来,这个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