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只要你来自福建地区,或者在福建地区生活过,它一定离不开你的视线。但永辉遍地开花的同时,我们却很少关心这家接管我们部分生活的企业背后。在这家企业背后的他,出生农民家庭,19岁高中辍学,搬砖维生,20岁开了一家杂货铺,从此走上开挂人生。
励精图治19年,他将永辉超市打造成一个零售王国,全国门店总数超过580家,一年狂赚492亿,市值500亿,身价过100亿;
就连刘强东都佩服这个男人,一口气投了43.1亿元;
他就是人生赢家的现实范本,今天的主角,永辉超市的创始人——张轩松。
张轩松是福建福州人,1971年出生。
在他10岁那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时代。于是,一大批年轻人离开家乡外出闯荡。
19岁那年,张轩松高中还没毕业就选择离开了家。
在建筑工地搬砖三个月后,张轩松终于拿到了第一桶金 — 200元工资。
张轩松很郁闷,就去找一个远房表哥喝酒,表哥很不客气“靠搬砖头想成万元户,那是做梦!”“可我不会干别的。”,“我朋友有个铺子要转,做啤酒批发的,我借给你1万本金,你接手吧!”张轩松心想,店铺原本就是批发啤酒的,肯定有不少老客户,应该不会赔。于是,张轩松拿了表哥那1万块,自己再东借西借凑齐2万盘下了那店铺,开始做啤酒批发。
当时,福州啤酒批发市场还没有成形,“这就是机会。”
为了抢到更多的小卖店主,他打出“送货上门、服务到家”的旗号,零售店家一个电话,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刮风下雨,1个小时内立马赶到。
好在,张轩松出生农家,从小起早贪黑的做家务干农活,不怕苦,送货上门的服务也就坚持了下来,经营了5年,终于挣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新的购物形态——超市渐渐在国内兴起。
有着5年零售批发经验的张轩松,马上就发现了这一商机。
他认为,超市的经营理念比较先进,商品种类也很丰富,不久肯定就能火起来。
在走访了当时福州的华榕超市、恒丰超市等风头正劲的几家日用品超市,看到庞大的人流量,张轩松更坚定了他的判断,于是决定进军零售业。
张轩松于1995年开了第一家超市——古乐微利超市。
正在超市生意兴旺之时,张轩松却突然宣布投资啤酒生产,想一局笼获零售市场。
1996年,张轩松加入榕城啤酒有限公司。
第二年,张轩松又加快了超市零售业的发展,先后在鼓楼区开了一家自选商店,又在火车站开了一家超市。本以为一切发展良好时,亚洲金融危机却悄然来临。
1998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人们的消费能力逐渐下降,啤酒消费市场也慢慢缩小,张轩松的啤酒公司很快就损失了几百万。
打拼7年的资产化为乌有,30岁不到的张轩松一夜白头,他张罗借钱度过难关。不过,当朋友知道他要破产时,借钱“比登天还难,人家怕收不回来。”结果忙活了半个多月,一分钱没有借到,无奈之下张轩松只好拿着房契去银行贷款,本来价值80万的房子,银行最多只给贷30万,可是30万哪里够呢?
张轩松心灰意冷,春节前夕灰溜溜回到了闽侯老家。
那年春节,在美国做皮具生意的二表哥恰好回家过年,听说了张轩松的事情,二话没说,当场就借给了张轩松200万,“这点事算什么,大胆干,我支持你!”200万啊!”一向要强的张轩松不禁泪流满面。
经过啤酒投资失败后,张轩松变得更加沉稳、理智,他决定专心经营超市。
1998年8月,张轩松的超市重新开张,位于福州市火车站地区,名为“永辉超市”,这也是张轩松首个以“永辉”命名的超市。
1999年,自福州新华都大卖场出现后,国际连锁好又多、麦德龙、沃尔玛等超级市场也相继入驻福州。
传统零售超市面临危机,超级市场成为零售业新潮流。
而这一切张轩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有改变才能生存。”张轩松对自己说。很快,张轩松找到了破题的答案。
2001年3月,永辉开出第一家生鲜食品超市,以家庭主妇、上班族为主要客户群,放弃服装、日用品、家电一切主流业务,卖的是蔬菜、水果、肉禽、活鲜、冰鲜和干货,貌似成了一个新的农贸市场,像超市卖快消品一样卖生鲜,但价格却低于农贸市场的10%。
永辉率先开创了以新业态经营农贸超市的模式。这只是一次尝试,却也是永辉真正崛起的开始。
张轩松创造性的提出“生鲜进超市”的理念,打破了传统超市的经营结构,让超市更能满足家庭妇女和上班族的需要。“超市光大没用,必须实惠实用,这是一片很大的市场。”张轩松说,“而且中国的农副产品还是零散性的,永辉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本土优势。”
由于农副产品新鲜干净,价格便宜,永辉迅速打开局面,取得了市场认可,接着张轩松又开始建立生鲜商超壁垒,永辉的独门杀手锏。
1、生鲜自营和直采
张轩松投资了一支三百多人的采购团队,常年驻守分布在全国的二十余个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了采购新鲜的水产品,永辉的采购船可以直接开到海上与捕鱼船对接;在福建的一些永辉店铺,早晨五点半就开门迎客,只为将新鲜的食品第一时间提供给顾客。
2、专注聚焦,单品暴利
大多生鲜超市,电商容易死,因为毛利太低,基本为负,但永辉超市毛利可以逆天的达到16%,简直就是业界奇迹!为什么?秘密都在单品控制上。
永辉超市对“香蕉”单品的运营很逆天。从源头开始,采购员到农田大规模采摘未成熟的香蕉,价格便宜,保鲜期也长。通过冷库运输到仓库,经过简单的制作工艺催熟香蕉,再统一配送到各门店进行销售,不论是价格还是品质在市场上都占绝对优势,利润也很丰厚。
3、全员持股,极致防损
超市一线员工干着最脏、最累的活,却拿着最低微的薪水,每天上班事实上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干劲,码放果蔬的时候经常“往那一丢”、“往那一砸”,反正卖多少都和他没关系、超市损失多少果蔬更和他没有关系。
为了提升员工激情,张轩松花了一个大饼:一线员工全员持股,工资绩效和利润岗位销售额和利润挂钩。鼓励他们专注细节,防损是在为自己省钱。
本文来源:合一心会
编辑:桂仁傲
审核:王薇薇、柳心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