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介绍
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由原福建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和福建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于2007年7月10日合并组建成立。省特检院是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七大类特种设备的第三方、公益性的法定检验检测机构,主要负责特种设备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并受省局委托开展省局负责的特种设备生产(制造、安装、维修)单位的行政许可鉴定评审,以及负责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型式试验、工业锅炉能效测试等工作,是我省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的重要技术保障单位。成立以来,质量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实现了检验职责、综合效益和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省领导、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及原国家质检总局领导先后20多次对省特检院服务重点项目、服务企业、民生保障、信息化建设、质量管理、改革发展等方面工作给予批示肯定。多次获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原国家质检总局、省局表彰,院本部和分院获得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国家级巾帼文明岗、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省五一劳动奖状、省级文明单位(连续五届)等各级各类创建荣誉70多项。 一、机构设置及队伍情况 省特检院目前下设7个设区市分院,25个内设管理和业务部门,2个经济实体。目前全院各类职工总数1200人(不含经济实体),专业技术人员占80%以上,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占60%以上(其中教授级高工20人);持证检验员378人,持证检验师491人。全院50岁以下的专业技术人员本科学历以上的比例超过95%,博士及博士后9人、硕士研究生161人。 二、职责履行情况 省特检院检验设备量约占全省设备总量的80%以上,担负着全省(除厦门外,下同)55.98万台套注册特种设备、2.55万公里压力管道的法定检验检测技术支撑任务,同时开展全省工业锅炉能效检测、水质、油质、煤质检测等技术服务,涉及石油化工、高速高铁、港口码头、核电、地铁等20多个重点产业领域。2018年以来,特检院共检验各类特种设备175.66万台次、压力管道3.38万公里,责任范围内在册设备检验100%覆盖。检验发现不合格设备14.79万台次;开展水(油)质监测6.9万样,安全阀校验34.19万个,批量制造监检各类气瓶365.82万只;完成工业锅炉能效测试1.74万台次;完成厂车型式试验409台;开展各类作业人员考试16.43万人次;完成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充装企业条件评审1732家;检验发现隐患69.56万项,做好问题隐患的分类分级,对于占比较高的一般问题及时复检,中高风险问题及时上报重要事项至监察机构,并积极配合监察机构督促隐患整改,经过多方努力近五年我省万台设备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科技创新、信息化工作情况 院成立以来,先后承担各级科研项目603项,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地厅级课题245项,包括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项目2项,中央引导地方项目2项。承担或起草国家及行业、地方标准、团体标准、技术规范134项,其中国家标准37项,地方标准61项,行业标准14项,团体标准21项,安全技术规范1项。我院负责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2项,其中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获发明专利授权69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75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11项。科研平台建设方面,2010年8月,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国家人杜部获批;2018年4月,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第二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被省经信委认定为“机器人综合应用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平台” ;2021年12月,省劳安公司获批福建省技术转移机构;2022年3月,获批筹建福建省特种智能装备安全与测控重点实验室;2022年5月,被省科技厅确定为福建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单位;2023年6月,获批福建省安全作业特种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2023年,特安公司被评定为A级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打破了福建省内无一家A级无损检测机构的僵局。 我院从2005年开始成立信息中心,建立了行业专业信息化人才队伍,是全国少数拥有独立自主开发大型特种设备管理平台的检验机构。在全国特检机构中率先建设了电子资料网上报检系统,先后自主研发了动态监管、检验管理平台,信息化能力走在国内同行前列。牵头成立全国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信息化专委会,我院是秘书处承担单位,信息化工作得到总局和全国同行高度认可。 四、质检中心和实验室建设情况 按照“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标准,3个国家质检中心(国家工业锅炉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阀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特种机器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高标准高质量全部完成建设,并取得了国家级CMA资质认定证书,服务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力不断提升。国家工锅中心是国内第一家批筹,首个并高分通过验收的国家工业锅炉质检中心,填补了国内空白,是国家工锅质检中心联盟理事长单位。
招聘职位
单位地址
福建福州仓山区卢滨路370号
基本信息